了。
程蔓得知李文欣的想法后,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种学历人才,来十个她不嫌多,一个也不嫌少。
只是她这个辅导班太小了,以后能大还好,可要是创业未半而中
崩殂,她自己是无所谓,不
是换行业继续还是回去读书都行,可李文欣呢?她会不会后悔?
如果李文欣是明年毕业,程蔓或许还敢留她,经过一次
考,辅导班是能起飞还是要关门基本能看
来。
可现在不确定因素太多,这种况
,程蔓实在不敢轻易背负另一个人的未来。
而且她也看来了,比起留在临江,李文欣更想
去闯一闯,年轻人嘛,谁心里能没几分意气呢?
以前的李文欣是只想在临江找个稳定工作,再跟徐坤生个孩,可把脑
里谈恋
那些年积攒的
挤
去后,她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所以面对李文欣的询问,程蔓给的建议是:“跟随你自己的心,
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就好。”
最终,李文欣选择了首都的《经济日报》。
虽然工作确定了,但因为临近过年,李文欣跟单位谈的是年后职,所以寒假前的这段时间,她仍留在辅导班帮忙。
不过这个月辅导班不怎么忙。
快过年了嘛,现在招了新生连一个月的课都上不满,让家长给孩报年后的班又太早,所以
十二月份后,程蔓就不大力招生了。
来辅导班咨询的,不是以前收到传单,就是经过辅导班时看到外墙广告,或者听别人介绍找来的。
这样的人不多,一天也就一两个,咨询了也不一定会立刻报班,所以整个十二月,她们招了不到二十名新生。
但年后程蔓又想直接开课,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开工这事拖不得。而开课需要学生,不然只有老师,这课也开不成。
所以这段时间,她们的工作重心在续课上。
辅导班开了三四个月,学生来来走走,能留到现在的成绩基本都有提升,明年六月份又要考,家长自然不会在这时候掉链
。
很多家长基本一听她们说起续课的事,就直接掏钱了,还有家庭条件比较好,也不好意思让程蔓每个月跑的,直接把课续到了明年考前。
忙碌到月底,续课的学生加起来有一百六十多,再到一月中,人数增长到了一百九十多。
再加上这一个多月因为各种原因前来咨询,考虑过后决定报名的人,年后开十一个班不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