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遇到了陆平洲,和他结了婚,他们有了一个女儿。
她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正在自己想
的事。
她的家人也是,哪怕生活里有磕磕绊绊,但大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他们都过得很好,未来也会更好。
作者有话说:
第98章 有猫腻
过去一学期里, 他们的挣钱小团伙虽然少了方江这个劳动力,但程亮修手表的速度跟暑假比起来略有提升。
前两个月他课程稍微多一,两个月加起来才修了不到两百二十块表。但随着课程陆续结束, 他空余的时间渐渐多起来,一个月差不多能修一百四十块表。
截止到他去机械厂报, 这学期他共修了六百零三块表, 总收
三万五千多。期间收了五百块旧表,花费八千左右,
件费用六千多。
再扣掉七七八八的开支,利差不多有两万一, 加上暑假结余的两千,总共是两万三。
考虑到手上还有四十块表,卖掉后能有两千多, 再加上程亮上班后没那么多时间修表,以及市场竞争会越来越大,以后生意要怎么继续还没有定论,兄妹俩商量后只留了一千块在账里, 其他的都分了。
于是陆陆续续的,程蔓又分到了六千六。
过去几个月里, 程蔓陆续买了四套房, 但房屋面积都不大, 最大的是个两居室, 剩的全是单间。
倒不是程蔓不想买程亮那样的大房, 而是能整栋卖的房
可遇不可求, 所以她寻摸了一学期都没有合适的。
而买的这四套房
, 地段也都不错, 一套在临江区, 两套在江楼区,还有一套就在机械厂职工院里,人
量都大,很好租
去。
此外就是便宜,四套放加起来也才花了不到三千块。
这笔钱补来后,他们家的存款轻轻松松破两万。
程蔓数着钱,决定买房这事先缓缓,如果有大房肯定要买,小房
就算了,有这几套已经足够。
其实去郊区农村买房也不错,这时候农村房便宜,城里一间房能在农村买一栋。而像临江这种省会城市,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往郊区扩张,带宅基地的房
拆迁时赔的钱不会少。
但程蔓记得宅基地好像不能私人买卖,同一个村的人还好说,但她一个外人就算签的合同是连房
带宅基地的,拆迁时房主要是反悔,扯
的事也不会少。
换句话来说,去农村买房,利的同时风险也大,买田地也是一样的。
所以,她还是踏踏实实在城里买房吧,过些年政策变了,倒是可以考虑去首都沪市买两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