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是每台都能卖三十以上的
价,扣掉所有开支,平摊
来一台十五六块应该不难挣。
崔麻给程亮的修理费,不过是净利
的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听起来好像也不算少,毕竟程亮不收货售卖,也不用承担亏损风险。他一两个小时就能修好一台收音机,一天工作八小时,不用经历风
雨打就能挣二十块,不少了。
但要知如果没有程亮帮忙修收音机,崔麻
收回来的这堆收音机只会是废铁,不但挣不着钱,还会亏损。
换句话来说,这个生意,技术为王,在这场合作中,程亮才是不可替代的那一个。
这么一想,崔麻提
的合伙方式,仍谈不上实在。
程蔓能想到的事,程亮自然能想到,他又不傻,之前会被崔麻忽悠,主要是因为没想到,没想到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会利用他,也没想到能这样挣钱。
此外,虽然改开政策来后的这半年里,街面上多了很多摆摊的人,但在机械厂职工院,大多数人都更愿意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尤其是程亮这一辈的年轻人,在他们记事时,私营企业已经逐步收归国有。
可以说,他们是在计划经济制
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人,在他们的前半生,
本就没有市场经济的概念。
像程亮这样的大院弟,端上铁饭碗可以说是他们最大的人生目标。
在考上大专后,程亮的人生目标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接来他只要
就班地学习工作,毕业后再争取分到一个好
的单位,他的人生目标就完成了。
所以哪怕知摆摊挣钱多,但程亮从没有动过心思,给街坊邻居修东西时也从没想过收钱。
但程亮本并不排斥这件事,毕竟他脑
又没病,也没到视金钱如粪土的程度,知
修东西也能挣钱,他就打开了思路。
不过……程亮摇说:“我不打算跟崔麻
合作。”
其实之前程蔓提起的时候,他确实考虑过跟崔麻合作,甚至在崔麻
找他前,他都是这么想的。
毕竟是崔麻找到他后,他才打开的思路,就这么把人踹掉好像不太地
。而且他以前没
过生意,没经验,自己单打独斗怕亏本,跟崔麻
合作,一个有技术,一个有渠
,能双赢。
但崔麻太不地
了。
本来程亮想如果崔麻找他谈这件事时,能主动提
利
平分,他就不计较之前被利用的事跟他合作。
可崔麻张
才肯给单台两块钱修理费,扯了半天才肯让步到四块,还话里话外说他占大便宜了。
而在他拒绝后,崔麻的表
就变了,在他面前充长辈,语重心长地说:“小程啊,你别怪叔说话难听,你修一台收音机不到两个小时,就那
工作量,一台修理费四块不能再多了,年轻人
事,可不能太贪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