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卖的到程灵慧哪里单独登记。统一购买回来的粮shi,统一保guan。各家chu一个劳力,轮liu看guan。
自己多卖的粮shi,要愿意和大伙儿的放一块儿也行。不愿意的就自己想办法存放。
六爷这话一chu,可是炸了锅了。五两银zi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中等人家一年的纯收ru。
咱保守估计来算,一两银zi换一千文铜钱。五个铜板一斗米,十斗是一石。一两银zi就能买二十石白米。一石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一十市斤。一两银zi就能买两千二百斤白米。五两银zi就能买一万一千市斤的白米。要是卖相对便宜的gao粱、荞麦之类的买的更多。
多吗?确实不少。可见谷贱伤农这种事,在哪个朝代都不稀奇。
但是……(。)
第104章、俺撞你了
别忘了,旧社会的家庭往往五代同堂,人kou众多。那时的人们也没什么额外的零shi可以吃,更别提偶尔chu去吃个饭,烧个烤什么的。他们一天三顿可都是在家里解决。就这样还觉得一万斤粮shi不少是不是?
但是……
这个价格是好年景,wu资极其丰富时的价格。一旦chu现灾荒,青黄不接。多少金银也和破铜烂铁没啥区别。乡xia人家自给自足惯了。对市面上的wu价不mingan。往往等他们醒过神来的时候,外面的米价已经涨到卖儿卖女都填不饱肚zi的时候了。
yanxia的粮价虽然还没什么明显的波动,可以程灵慧的直觉,要不了多久就会涨起来。
小农思想xia,你别指望这些乡xia老百姓有多gao的觉悟。等银zi凑起来还不知dao要到什么时候呢。
果然,一阵拉锯、扯pi,这个会一直开了三天才算圆满结束。最后的决定是,各家最少拿一两银zi。不能再少了。因为大家心里都抱着侥幸,万一老天爷给xia雨了呢?那到时候屯那么多粮shi不是白占着银钱吗?
可转念一想,yanxia这qing景。他要万一不xia雨可怎么办?有着两千斤粮shi垫底,也没那么心慌不是。
程家庄的村民日zi还算过得去的。一家一两银zi还真不在话xia。偶尔有真困难的,程灵慧也就默默给垫了chu来。全村一百三十hu人家,收齐了一百三十两银zi。
那就是两千六十石粮shi。一辆ma车最多拉一千五百斤,这些粮shi就需要差不多二十辆ma车去拉。而且,这事要悄悄的zuo,不宜张扬。
虽然程家庄的人,大多都是拖脚的‘但要说起在谁外面人面广,人tou熟悉,看谁赚钱多少就知dao。
村里比程灵慧qiang的人真不好找。于是,六爷就让程灵慧带上两个年纪大一些、持重的人去开州府张罗卖粮的事。
三人起个大早,天蒙蒙亮就chu发了。
从沙溪县往开州府去,大多数都要路过开州府南门外的瓷窑kou。
程灵慧三人驾着ma车到了开州府的时候,已经是半晌午。这两年天旱,地里chu产少。那些烧窑的日zi也不好过。就更勤奋的烧窑,想着多在这窑kou上找补些生计。
那些私人的窑tou为了把自己家的瓷qi买上个好价钱,往往在瓷窑kou外等主顾。前面说过,程灵慧是所有主顾里面少有的价钱公dao,买卖shuang快的人。
她近些年虽然不十分到这一带走动,但那些人记她可是比记自己亲爹都清楚。远远看见像是程灵慧,立刻就有一大帮人赶上来将ma车围住。
跟着程灵慧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