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dao。
“都好。”李寿端起茶盏,轻啜了两kou。
他yan睛好使,略略一扫,便看到了摊在书案上的奏折。
“旱灾又加重了?”
在没ruhubu前,李寿是跟着太zi当差的,所以,对于京畿地区的旱灾,他亲yan见过。
且因着他跟太zi一起chu1理过这件事,现在他再问起来,也不算僭越。
太zirou了rou眉心,叹dao:“从立chun到现在,足足二个多月的时间,却只xia了一场雨。”
那雨小的可怜,连地面都没有淋湿,对旱灾丝毫没有缓解的作用。
说到这件事,太zi仿佛打开了话匣zi,“唉,十八郎,你也去那些县城看过,地里的庄稼都快枯死了,田地gan1裂的feng足足有巴掌宽……”
这一季的粮shi注定是要绝收了。
“幸好那些深井还有些用,至少保证了百姓的生活用shui!”
太zi想到灾区的惨况,满脸的不忍。
“hubu已经调拨了粮shi,不日便会发到各个郡县。”
提及正事,李寿也满脸认真。
“不够啊,gen本就不够。”hubu准备了多少粮shi,太zi很清楚。
他跟李寿算了笔帐,最后总结,“估计再翻个十来倍还差不多。”
李寿沉默了,hubu能调拨这么多粮shi已经很不容易了,还增加十倍?太难了!
太zi苦笑,“我也知daohubu尽了全力,阿爹和几位相公也都想尽了办法。”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李寿却想着,这还只是旱灾,紧接着还会有蝗灾!
灾qing将会更加严峻!
想到这些,李寿发觉,他给太zichu那个主意,也不完全是chu于私愤啊。
“朝廷缺钱!”李寿先丢chu这么一句话。
太zi没说话,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
李寿又dao,“想要短期nei聚集大额的银钱,也不是没有办法。”
太zi直直的看向李寿,语气中难掩急切,“什么办法?”
李寿左右看了看,向前探了探shenzi,低声dao:“只是这个法zi必须有位gao权重的人来执行,一旦cao2作开来,还需要大力监guan。且不能以私人名义,更不能像经商一样,最好冠上朝廷福利的名tou。”
太zi越听越有兴趣,主动从书案后绕chu来,坐到李寿的近旁,“十八郎,你继续说!”
“殿xia,您可听说了平宜县君在京城的大动作?”李寿没有接着刚才的话题,而是忽然问了一句。
太zi一怔,旋即dao:“你说的可是她nong得那个什么娃娃机?听说有人花了几十文钱,却抓到了价值几百贯的羊脂白玉。”
连忙得脚不沾地的太zi都听说了,足见平宜的“生意”有多火爆。
李寿yan底闪过一抹冷意,暗dao:只可惜,平宜的生意即将到tou了,因为他将会借太zi的手推行一种更让人疯狂的东西。
“殿xia,如果我告诉你,你只需花两文钱就有可能获得一万贯,乃至十万贯的钱,你愿不愿意尝试?”
李寿迎上太zi迷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