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竭心尽力辅佐幼主……真真是我等的楷模啊。”
顾琰说的是真心话,李家的这位文正公便是他的偶像。亦是他终shen奋斗的目标。
李立德一听“二百年前”,他拄着拐杖的手便开始微微颤抖。
李寿,真的查到了当年这件事。
不过他应该没有证据。
这件事不比李立贤的事,毕竟李立贤死了不过四十来年,当年的当事人还有活着的,可以zuo人证。
而一百多年那件事,当事人早就化作枯骨,gen本不存在人证一说。
至于wu证……李立德眯了眯yan睛,该拿到手的他都拿到了,李立贤不可能凭空nie造chu来。
李寿所说的银球,gen本不能当zuowu证。
所以,他gen本无需担心。
李立德努力给自己zuo着心理建设。
堂xia的众人都不明白李寿为何一xiazi扯到了二百年前,话说,就算李立德gao寿,他也不足九十岁啊,二百年前,他的父祖还不知dao在谁的肚zi里呢。
“文正公才能卓越,李家在他的带领xia,亦是执世家之niu耳。然而那时的李家,唯一不好的,便是zi嗣不丰。”
李寿想到那一段往事,心疼得厉害,yan睛禁不住湿run了。
“尤其是嫡支,自文正公起,竟是三代单传。到了一百五十年前,嫡chu一脉的男丁竟不足一掌之数……”
第459章李家的血泪
许是李寿说的事太过骇人听闻,不guan是公堂之上还是公堂之外,皆是一片静谧。
李祐明父zi直接傻了yan,他们gen本不知dao,这里面还另有隐qing。
李其琛倒是渐渐回过神儿来,目光灼灼的看着悲愤诉说的李寿,暗dao,他就知dao,他的十八郎绝不是个忤逆不孝的不肖zi。
“李家嫡支zi嗣不丰,李家家主又是个豁达之人,对族人分外优厚,不但增添祭田,兴办家学,还选ba了一些优秀的zi弟接到主宅亲自教养,”
李寿说到这里,忽的将目光对准李立德,“这些族人中,有的早已跟李家分宗,与李家只有一个同gen的名号,却没有了多少血缘关系。”
李家传承了近千年,最初哪怕同chu一脉,但几百年稀释xia来,也没多少共同的血缘了。
有的族人,名义上是族人,其实跟陌生人也差不到哪里。
有些人家甚至早早的离开了赵郡老家,搬到了别chu1,几十上百年都未曾联络过。
若非手里还有一本分家时给的族谱,都很难说明他们是同族。
而这些人家,有的早已落魄不堪,却仍丢不xia世家的架zi,过得比寻常百姓还不如。
日zi实在艰难,他们便想方设法的又回到了赵郡,重新依附主家过日zi。
这其中,便有李立德的祖父李永年。
李永年跟随父母回到赵郡时,已经八岁了,却没有念过多少书。
李家家主来考he族中zi弟,李永年也趁机凑到了人前,他虽不识多少字,可人很机灵。只听别人家的孩zi背诵几遍,竟当场学会了几句。
李家家主见他这般聪慧,很是gao兴,便破例将他也带回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