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郎刚刚给李远章寻了个先生,还没有正式拜师呢,小袁氏那边就得到了消息。
阿韩憨憨的,圆圆的
睛里却闪着
光,“方才小袁姨娘的丫鬟寻我说话,拐弯抹角的说她家姨娘有个庄
,庄
上养了几个养花的匠人,培育的牡丹很不错——”
如此,唐宓就不得不承了小袁氏一个大大的人。
不一样,唐宓一个嫡妻,实在没有必要跟个妾来往密切。
据唐氏推测,约莫是小袁氏也想讨好自己,可惜找不到讨好的地方。人家发挥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神,
是自己给唐宓
了个麻烦,然后再好心帮忙解决。
另一个,不提与王氏的天然嫡妻同盟,单单是王氏的行事风格,唐宓就很是欣赏。
听到这里,唐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扯了扯嘴角,“得,罪魁祸首自己冒来了!”
看来,小袁氏本不像她表现得那般与世无争、规矩老实啊。
毕竟,那盆双牡丹到底是不是小袁氏损坏的,唐宓只是怀疑。而用了人家的牡丹来摆脱困境,却是实打实的。
唐宓笑了,伸手了
阿韩的圆脑袋,“你个促狭的,我怎么不知
我是个
牡丹的人?”
“你怎么跟那丫鬟说得?”
唐宓皱眉,手指轻轻摩挲着衣带上的绣纹,暗忖:小袁氏不声不响,耳目却这般灵。
唐宓虽然不需要小袁氏的帮忙,但却不想这么早暴。
阿韩和那小丫鬟都没有柳氏那盆双
牡丹已经被冻伤的事实,而是一起演起戏来。
所以,她更加不会与小袁氏亲近。
阿韩乖乖的,“确实有一盆。那小丫鬟说,小袁姨娘庄
上养的双
牡丹,跟太夫人养的那一盆十分相似。”
唐宓倒也不是不喜牡丹,但绝对没有达到柳氏那种程度。
不能说小袁氏的这个办法不好,如果唐宓没有唐元贞给的“农家”,面对小袁氏的“援手”,哪怕唐宓心里猜到可能是小袁氏的手笔,为了解决当前的难题,她只能
着鼻
接了小袁氏的人
。
明日顾家大娘阁,今天
午李家才会将礼
送过去,在这以前,还有大半天的功夫,唐宓不想再
任何纰漏。
“是啊,就是槐院的小袁姨娘,”
什么,你说小袁姨娘并不知王氏的事,一切都只是巧合?
阿韩也不笨,也猜到了小袁氏的目的,圆圆的脸上不屑,“她这是把人都当傻
了呢。那丫鬟话里有话的说什么他们大郎(即李远文)聪明,书读得好,只可惜家学环境太差,
本不能好好读书。”
唐宓冷笑,从小她阿娘就告诉她:世上就没有绝对的巧合,更多的是人为!
她还没说完,唐宓便一脸了然,“你不会告诉我,小袁姨娘手中有一盆双牡丹吧?”
阿韩狡黠的一笑,:“婢
闻言,很是惊喜,直说‘真是太好了,我家娘
亦是
牡丹之人,若是有机会,定会亲自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