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叛军走了以后,林大人还给顾紫重写过书信呢。
包括林大人自己,还有他的儿zi和女儿,都说是顾家的人,顾家让他们如何,他们就如何。
所以顾紫重准备去找他了。
崔姨娘好像什么都看穿了一样,提醒着她“少夫人,我劝您在粮shi这个问题上慎重一些得好。”
顾紫重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崔姨娘dao“不知dao老nu当讲不当讲啊。自从朝廷放宽了对金陵的控制,咱们就自由惯了。金陵朱家和顾家几十年积攒xia来的人脉,不能都毁在我们手里啊。”
顾紫重突然如梦初醒一般,这才醒了回来。
对啊,金陵朱家和顾家积攒了几代人的人脉,都堆在顾紫重面前了。
她倘若厚颜无耻地去指挥这个那个的,人家对金陵朱家顾家帮得太狠,或者说被她给支pei得太狠的话,将来有可能过了tou。
江南不就是一个例zi吗?
江南百姓原本都是臣服于金陵朱家的。
可是顾紫重这么多次要征军饷,江南百姓的负担太重了。
估计江南百姓对金陵朱家仁至义尽,将来也不会再听金陵朱家的命令了吧。
崔姨娘也赶紧接着dao“少夫人,不是老nu多嘴。朝廷对金陵朱家实在是太好了。”
这话从何说起啊?
顾紫重还讨厌皇上呢,有什么破战事都往zi善哥shen上揽。看把zi善哥给累得,都成了什么样了。
崔姨娘不紧不慢,dao“天xia权力分散,藩王太多了。朱家的后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各地的藩王都在掌权。皇上一登基,便要削藩,然后收权力回朝廷,这本来就是对大明,对祖宗的江山社稷都有好chu1的zuo法。少夫人您也知dao,现在除了咱们金陵朱家以外,其他的藩王都被削了。”
顾家不能算藩王,只能说是和金陵朱家一块儿的王公贵胄而已。
还真是。
顾紫重在心里盘算了一xia,不说话了。
崔姨娘dao“这几年来,朝廷的国库都空虚,可是皇上却对金陵朱家不闻不问,任由金陵朱家对江南百姓jin行收税收粮。这难dao不是皇上对咱们的恩惠吗?”
对啊,有dao理。
顾紫重更加不好意思发言了。
朝廷对金陵朱家不guan不问,任由金陵朱家霸占江南的粮shi个人力。
顾紫重居然还在心里怨恨皇上呢。
崔姨娘叹息dao“其实像这种事qing,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一方面皇上是念及和朱世zi的兄弟qing义,不忍心削他的藩。另外一方面,就是chu于朝廷的考虑了,朝廷需要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将来保卫大明的边疆。而朱世zi又是皇亲国戚,皇上信得过他。”
顾紫重如醍醐灌ding一般,真的好羞愧。
崔姨娘说完了以后,呆呆地在原地站着不动,双手都不知dao要往哪里去放。
顾紫重激动得挤chu了yan泪来“姨娘,你不用紧张。你说的都对,紫重听jin了心里。”
崔姨娘就接着dao“所以说皇上让朱世zi去镇守边疆,这也是给朱世zi生存xia去的名tou。朱世zi能保家卫国,所以金陵朱家继续存在,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嗯!
顾紫重也想明白了,这是皇上的一片心意。
算了,不去多想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顾紫重知dao,皇上也很为难,他要安抚臣zi,又要把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