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种zi啊。”
韩平一想也是,连声叹气,直叫可惜。
既然改行,店面总要小小的装修一xia,墙面刷个大白,该添置的添置,最重要的是,重新zuo招牌。
趁着这个空当,顺便将生菜生意停掉。
果然不chu半个月,就有xing急的村民,挑到菜市场去卖。二mao五一斤,一xiazi卖掉两大筐。第二天便多了一个村民,价格降到二mao。第三天,第四天,不chu一个月,生菜已经从最初的三mao一斤,降到了一mao一斤。
司ai华看着村里人跟演话剧似的,开始是互相指责,然后是长辈chu来调节,定xia一个价格让他们遵守,再然后就是有村民耍小聪明,让其他村里的自家亲戚挑去卖,比定好的价格降二分。
一来二去,长辈也不想guan了,由着他们把好好的贵价菜,折腾成地摊价。现在一mao一斤,还有人来还价。
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互相指责。
看完戏,司大娘问儿zi,“你觉得咋样?”
司ai华还能说啥,跪xia回话,“您老神了。”
“不是我神了,这就是人xing。不吃亏,永远长不了记xing。”司大娘紧跟一句,“吃亏的事,还在后tou呢。”
这句话,也神了,有外地的蔬菜商找到龙tou村要货。开kou就是五百斤,好几家去争抢不说,还自己压价,最后让人家六分一斤装车,再白送五十斤。
司家就这么默默看着,一声不吭。虽然村里人很奇怪,为什么司家不再卖生菜,他家大棚里的生菜,除了自己摘dianxia来吃,再也没动过。但少一个竞争者,总是好事,也没人特意提起来,好像生怕提醒他们似的。
“村里人以前不是这样的。”长保在家里gan慨。
司丰年吧哒吧哒的chou烟,司大娘正在给孙女织mao衣,闻言dao:“以前不是也没机会接受金钱的考验。”
长保把这句话反复嚼了几遍,才同意,“好像是这样没错。”
没经历过的,自己都保证不了,惶论别人。
“村长,村里有人打起来了。”又是小松zi来报信,慌慌张张的喊dao。
司丰年把烟一掐,tiaoxia炕tou,“我看看去。”
这一去就是大半天时间,回来背着手,气的直转圈圈。
“被钱迷了yan,迷了yan啊。”
长保端了碗shui给他爹,司大娘在旁边说dao:“这有啥奇怪的。”
潜台词,不迷yan才奇怪呢。都是穷了这么多年,勒紧ku腰带过日zi的人,手里紧巴的时候,恨不得mao票都没有一张。咋然能够卖菜换钱,好多人yan里就只剩钱,啥都没了。
“要开个会,这么xia去,是不行的。”司丰年喝了shuichu去,拿着大喇叭通知村民晚上都去谷场开会,家里能作主的人,都得去。
村里的办公室,常年失修,也坐不了几个人,里tou放着村里最重要的wu资,就是一只大喇叭。专门用于通知各种活动,和开会的时候宣传政策所用。自己人常说这是小广播,其实是开玩笑的话,村里没通电,自然没有广播,只有装着电池的大喇叭。
天还没黑,大家伙吃了饭,拎着小板凳往谷场去。村里每回开会,都是一路上有说有笑的走过去,只有今天气氛有些沉默,好几家人,互相都没说话。
司丰年拿着大喇叭,“大家种生菜都有几个月了吧,赚了多少钱,有没有人来报一报的。”
有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