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变历史,是我历来遵守的工作原则。但在这样惨痛的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我的原则动摇了。史书上多的是血成河的场面,然而书上所读跟亲
所见,毕竟是两回事。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即将变成死尸,我无法再心安理得的
一个旁观者。
白起不屑的看看我,斩钉截铁的回答:“便有不祥,我自担之!”
这样大规模的杀降是此前从未有过的,当然,此前也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俘虏。
“飞一
,别往那边看。”霍去病回过
来警告我。
已经晚了。
营帐死一般的寂静。
“要令天震恐,光靠秦兵自己
,恐怕不够吧?”霍去病说,“幸存者的话,更易取信于人。”
我看见很多很多的脑袋――大的,小的,缺了耳朵的,少了鼻的,怒目圆睁的,双
紧闭的,一个挨一个,一层摞一层,垒成了这座山。
前方多一座山。
“上将军?”帐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秦军将领愕然抬
。
“天亮了?”我吃惊的看着照的阳光
之后我们在秦军军营又住了两日,夜里趁看守的秦兵不备,启动个人飞行,离开秦营。
“你错了!小惧令人怕,中惧令人,大惧令人弃。”白起的语调沉缓
定,不像是在讨论杀人,倒像是在讨论哲学问题,“此举立威,天
将为之变
。就算老百姓不吓破胆,王公贵族也会。只要各国君主从此畏秦如畏虎,弃绝中兴之念,萌生苟安之心,兵再
,将再猛,都不会有用武之地。秦国一统天
,将由此战奠基!”
“留之何用?”白起冷冷反问。
霍去病握了握我的手,轻轻的安我:“小叶儿或许能够幸免吧,我们也只能
到这样了!”
五万大军,已经战死饿死一大半了。
“全击杀,一个不留。”这句话白起说得很缓慢,然而却是无比的清晰和
定。
帐齐齐一声“诺!”
醒来时已躺在被我们用作中转站的山里。
白起,又拿起一只令牌给
边候命的传令官:“传令
去,赵军中幼弱未成人者,可免一死,放其归赵,扬我大秦军威!”
他扶案而起,扔一只令牌,森然
令:
我打了个寒战,晕了过去。
我大声喊:“杀降,不祥!武安君此举,将遭天谴!”
过了半晌,霍去病的话打破了这份寂静:“武安君是要赶净杀绝,一个赵兵都不留么?”
曾经轰轰烈烈的两军决战场,如今已寂静得可怕,我飞在半空,依然觉得血腥味烈无比,中人
呕。
“今日之战,众皆目睹,绝粮四十六日尚有如此战力,若赵军饱复叛,又当如何?”白起顿了顿,接着说,“我军伤亡亦过半,还要一鼓作气,往东直
赵都邯郸,留着这些俘虏,大是不便,如若放了,这一仗又白打了。”
“杀!”
“请武安君三思!坑杀降卒,赵人将举国同仇,誓死抗秦。他国将士,见到赵人先例,不敢再投降,只会拼死作战。长远来看,对秦国统一大业恐怕是弊大于利。”白起杀人如麻,天命都不能吓住他,用人用
理更不可能说服他,只能诱之以秦国统一大业。
众将领命而去。
白起长舒一气:“好,众将接令!”
骷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