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让李贽、长孙瑞英和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最后提反对意见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李墨。
李贽也对她的识相很满意。
于是,长孙
太后自然就更不能走了。”
这一回,大明建立,李墨已经成年,也有了自己的皇后,不再需要她了,那她自然就不可能再占着属于李墨母亲的位置不放了。
他一生几乎全的
都放在了李墨的
上,他
的一切都是为了李墨。任何人,都不能挡这个
。
这件事他事先同长孙瑞英打过招呼,长孙瑞英也快地同意了,并没有多少不甘。她这个人没有多聪明、多优秀,但至少有一
,她识时务。
当初如果不是李贽要常年驻扎在镇北,李墨的年纪又太小,镇北王府需要一个份相当的女主人来照顾李墨、打理镇北王府在京都的一切的话,李贽是绝对不会让她坐上镇北王妃这个位置的。事先同她说得也很清楚,她只是他娶来起这个作用的,不
外面的人怎么看,她,并不是王府的女主人、李墨的母亲。
这么多年以来,李墨也并不曾唤过她一声母亲。
当初,李贽的意思本来是要追封李贽的生母为太后,将长孙瑞英立为太妃的。
长孙瑞英有这个觉悟。
那这一次,她却是心甘愿留
来的。
她的地位,其实比那些富贵人家的乳母不了多少,不过是面
好看罢了。
他是一个对男女之并不太看重的人,就是对李墨的母亲,也不过因为是原
,比其他女人多了几分不同。
上上,一片和谐。
不在外面她这个镇北王妃有多风光,但在镇北王府,长孙瑞英从来不敢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即使生了李彤,长孙瑞英的底气稍稍有了些,但也不曾足过。
但大明建立,当上太后,却让长孙瑞英的心态有了转变。
如果说在以前,长孙瑞英对红七的种种好不过是利害关系所致,不得不为的话。
就是李彤,也只能暗地里替母亲委屈,但从小在母亲的影响,她对父亲、兄长都有一种天生的敬畏,自个儿后来又同向炎
那样的事来,更是无颜面对,也只能在心里嘀咕几句罢了。
对此,他并没有什么解释,只是写
了诏书。
不过长孙瑞英毕竟同他夫妻这么多年,李贽也不想把事得太绝。如今长孙瑞英能如此,自然对谁都好。
李贽、长孙瑞英同意,其他的人,自然是更没有说话的余地了。
她从来就知自己的地位,也知
仅镇北王妃这个位置就已经来得很侥幸了。
李墨决定同时在追封母亲的同时,也立长孙瑞英为太后。
以前,虽然说嫁了李家十多年,但长孙瑞英却一直很没有安全
。但无奈娘家的人却更不靠谱,李贽、李墨至少能庇护她,只要她不犯他们的忌讳。所以,她只能紧紧抓住李家这块浮木,讨好李贽、讨好李墨,讨好他们重视的人,以便在这个家生存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