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二兰想了想,问ma氏dao“娘,我哥和会芹的事儿,我哥跟你提过了吧?”
“嗯,提过了。”
“你怎么想的?”
“会芹是个好姑娘,也是我中意的儿媳妇,元才他能看上会芹那太好不过了。”
“我是说……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去提亲?”
“提亲?”ma氏皱皱眉,“倒是还没考虑这么长远,元才年纪也不大,咱家里也不是很宽裕,你爹也说了,得再等等。”
二兰低tou,知dao这事儿也不能急,毕竟家里什么qing况她再清楚不过了,zuo什么事都得在钱周转得过来的时候。“我也觉得会芹ting好的,你们不要让我哥错过了,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说一声就行。”
后来,耕田,撒谷种,开始采chun茶。
起先几天的茶叶,二兰都自己炒制晒gan1,在家里积攒着,后来梁直和兄弟们来了,她便把攒的茶叶都拿去了茶厂,梁直an照以前的市场价格给二兰算钱。
赵勤和二兰又开始到茶厂去zuo工了,到了这个时节,每天都能有或多或少的钱jin账,日zi总算是能踏实些。
在茶厂没zuo几天,便到了清明,梁直统一给大伙放假一天,家远的兄弟便在厂里歇息一天,家近的便回家去上坟扫墓。
清明节这天,二兰起得很早,在清晨loushui还未gan1之时去采了些艾草回来,用艾草汁和面,zuo了青团,然后再zuo了几个菜。她和赵勤得跟大哥二哥家一起去扫赵勤祖父祖母的墓。
收拾东西的时候,二兰把菜和青团都留了一半chu来。
祭完了祖父祖母,二兰得回家一趟,第一年离家过清明,也得回去祭一祭祖坟。再拿了饭菜的一半chu来,她和赵勤两人便骑着ma赶往了方家。到方家的时候,一家人都在等他俩,方大兰也回来了,都等着一起上山去。
丰梁村的清明节都比较隆重,除了chu了远门的,其他人都得回家扫墓祭祖,这是古人liu传xia来的习俗。
忙完了方家的事qing,家人留二兰和赵勤在家里吃饭,两人没有留,又ma不停蹄回了家。他俩的清明扫墓还没完。
回到家里,二兰把特意留着的饭菜re了re,赵勤去了河边折了些新鲜的柳枝,两人拎着竹篮上了山,去了赵莺的墓。今日山上很re闹,到chu1都是人的声音和烧纸钱的动静,只有赵莺的墓前冷冷清清的。
赵勤拿了把砍刀,将墓周围的树枝和杂草都砍了,二兰拿了柳枝,cha在坟tou,这儿除了她和赵勤,估计就没人来了。
二兰又去摘了些松针,铺到坟前,再把竹篮里的饭菜拿chu来,一一置到松针地上,作揖祭拜。
赵勤和二兰跪坐在坟前,树枝tou的早蝉在叫唤着凑re闹,二兰dao“jiejie知dao你一直记挂着她,肯定很欣wei。”
“这么长时间了,她应该又投胎转世变成孩童了罢。”赵勤拿chu火折zi来,dian燃了纸钱。
“那一定是个可ai又乖巧的孩zi。”二兰弯起眉yan。
赵勤抬起tou笑笑,“是啊,jiejie是这世界上最温柔的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天又xia起了小雨,赵勤和二兰dai上斗笠,收了地上的盘zi放回竹篮里,离开了。赵莺墓前未燃尽的三炷香还升起缕缕白烟。
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