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教学经。他还拿了崔燮给崔衡chu的考卷作例zi,jing1神奕奕地说:“学生就是要勤学苦练!我那学生自己早前虽不大zuo卷zi,给弟弟chu题时,岂有不过心的?他再是天赋gao、过目不忘,也得凭着‘勤苦’二字才能chu息!”
他这教育经可是经了太zi和东gong讲官们认证,岂有不好的?
严知府听得津津有味,也赞同地说:“可不是要严抓!本府有时到府学讲课,见那些学生一年jin不了几次官学,甚至有只来分一回丁祭胙肉就走的。那样不用心的学生,纵岁科两试能考在一二等,到举试时又如何能过?”
他们府城学生虽然不敢比太zi的课业,但也该没事chu几dao题考较学生。就是那请了假外chu的,也该在请假的时候预留xia题目,等他回来上交……
两人聊起教学来,真是越说越投契、越说越周密,倒把他们文人本业的诗词酬唱忘到天外去了。
虽然陆举人心系教化,说到兴起能把诗词忘了,但不搞教化时,他还是很纯粹的一个才zi诗人……
虽然不大风liu,那也是才zi诗人。
看了李东阳的竹枝词后,他自然也是诗兴大发,写了两首次韵的竹枝词回来。崔燮知dao他心里仰慕李大才zi,便把他回的两首诗chouchu来,放学去跟李老师念书时,请老师顺便dian评一xia。
有评最好,没有也能说李东阳看过他的诗,算是全了陆举人的心愿了。
李老师也经常指dian后辈学诗,除了崔燮这个弟zi外,shen边围着一群年轻诗人呢,也都肯替人家dian拨修改。是以崔燮拿过去的诗他也认真看了,而后大笔删改,连次韵都改成了更灵活的依韵,将那诗改得面目全非。
但改过之后,诗中景致就更清晰许多,仿佛真能看见陆举人家乡细雨微凉,满目麦苗青青,农人在桑园麦田间劳作的画面。
李东阳还深通音律,清清嗓zi,低低地给他唱了两句:“chun尽田家(竹枝)郎未归(女儿),小池凉雨(竹枝)试絺衣(女儿)。园桑绿罢(竹枝)蚕初熟(女儿),野麦青时(竹枝)雉始飞(女儿)。”
写在纸上是一种gan觉,唱chu来就是另一种gan觉了。
崔燮原先读着这诗只觉着是韵调稍活泼一dian的、白描风景的古诗,听人唱chu来,倒有一种婉转低回的qing味,像是唱着小女儿的qing思似的。
这诗也是唱的,曲也是唱的,李大佬会不会填曲zi呢?他不觉凝神思索,怎么才能说动老师修改曲本,给自己的新戏刷层金漆。
李东阳兴致盎然地唱完了,回tou见学生一脸沉思,以为他是觉得自己对这两首诗删改过剧,遂给他解释了一句:“和诗难,次韵尤难。若单为和诗依韵而伤了诗趣,则qiang和之不如不和。诗之趣不关义理,你那西席诗中典故义理太多,倒失了竹枝词的真趣,非大削大斫不能救。”
怎么改都行,陆先生能得他这样的大家删改诗作,估计也只有gao兴的。
崔燮笑了笑,说dao:“学生亦觉着先生改的诗更清丽动人,想来陆先生见了也该是喜huan的。学生只是于诗词一dao懂得太少,也是tou一次听先生唱竹枝词,心中大gan意外,一时有些失神了。”
李东阳微笑dao:“这有什么可意外的,古时的诗都能ru曲而歌,后来诗曲失传才衍chu了词,词失唱而后又有了曲……如今也只有吴越还有唱诗的了。我自来ai诗,也会一些吴越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