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么好的兄长真是世间难寻,那作弟弟的将来不成材都对不起他。
丘祭酒也觉着看得差不多了,吩咐dao:“就写到这里罢,教官们看过题样就差不多了,回tou你写诗经题时再详写。”
崔燮刚写完“如何理解‘一bu,理财居其半’”这dao对于读书少的崔衡小弟充满陷阱的大题,忽闻祭酒叫停,便搁了笔,chuigan1墨汁,将卷zi捧到教官们面前。
这一页不再是单看了疏注就能答chu的名词解释,简答、问答题,而是牵扯理学经义和前朝故事,需要知dao历史典故和先儒义理才能答对。
尤其是最后一题,其题目gen本不是chu自三礼及注疏,也不是程朱两家之语,而是chu于王安石笔xia。王安石为变法撰了,借周礼寄托自己变法的理念,朱zi痛批了这观念,斥其“将周礼来卖nong,有利底事便行之”“姑取其附于己意者,借其名gao以服众kou耳”。若是不晓得这题目来历,顺着题目之意写xia去的,必然错得离谱。
一位讲周礼的陈博士dian了diantou,笑着说:“这些题目先易后难,chu得不错。你那弟弟若真都会作了,今岁也可叫他jin棚观场了。”
崔燮摇tou答dao:“他学得慢,连经义还没吃透呢。我只是想叫他多见些相关题目,凡有不会的我再事后把答案抄给他。叫他这么零散的记着更容易记住,将来作文时也便于他想起这故事,写jin文章里。”
丘祭酒看着题目,也深觉得他用心良苦,这卷zi略经他们这些教官指dian,真是chu给太zi也不lou怯了。他dian了diantou,顺kou问了崔燮一句:“你平日也这般chu题给自己zuo么?”
……这个都是折磨别人用的,谁舍得给自己chu啊。
崔燮诚实地答dao:“这倒不曾。学生给舍弟chu这样的题,是因他基础不牢;若自己给自己chu题目,能chu成题的必是学生会的,不会的东西也想不到要考较自己,反倒不如写文章更能查验chu缺陷。”
丘祭酒微微diantou:“也有些dao理。如学生作题目,总要有个师长指dian才知对错,若一味自己钻研,容易钻研偏了。不过若似个有好先生教导的地方,chu些偏难的,要学生钻研的题目,倒也有扩展yan界的好chu1……”
他没说太多,崔燮心里却有些maomao的,怕他就此动了增加考试的心思。
不过转念一想,问答题到底比八gu文容易写,有题目、有思路,要答的字数也少,考就考吧。难dao他这个学了两辈zi应试教育的人还怕考这个?
要怕的人不是他,而是那些没经历过随堂考、月考、季考、期中期末考……的本土学生们吧?
崔燮深xi了kou气,跟着祭酒到后堂学诗,众教官们在厅里议了一阵如何就这一章拟题目,也慢慢散去了。
丘祭酒是博学鸿儒,虽然本经不是课的,讲起来也是kou若悬河。尤其他治得好,与相互印证,共采汉、宋两代学的长chu1,生生把一篇加上题目才九十八字的讲chu了两千多字的课堂笔记。
崔燮手握铅笔,记得飞快,哪怕都是自己早已背到烂熟的地方也不略过。这回可不是他会了就行,而是得给天天受着翰林教育的太zi讲解,他学的不仅是知识,更要尽力学会祭酒讲课的方式、节奏、辞气……
丘祭酒也不嫌麻烦,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