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燮抓了足有小半个柜台的药,又要了碾药的杵臼和铜碾,才心满意足地收手,排
几块碎钱,叫伙计拿个竹篓来给他装了。那伙计殷勤地说:“两位公
有他陪着,崔燮就有底气多了。
他打算找个香料店方抓料,认认名字,又担心店里人欺他不懂行,给他拿假料次料。正好张斋长肯帮忙,若是能帮忙鉴定一
真假,那就太好了!
他是骑着来的,张斋长却不会骑
,回家叫车又麻烦,崔燮便要雇两个轿
。张斋长
着他的手臂说:“不要轿
,这些小轿又闷又摇的,何如咱们自己走。国学前后这几条胡同开店的多,走不几步就到了。”
第104章
张峦在旁替他看着药,不时起一块切碎的药材来,观
嗅味,时而放
嘴里嚼嚼,一派名医的姿态
评药
好坏,告诉他如何分辨几样相似的药材。
崔燮笑:“只是想买些香料,又怕买不着好的,想请斋长帮我看看而已。”
张斋长虽是河间人,但在国监读了五年的书,连家人都搬
京了,国学附近路比崔燮这个几百年后的人熟的多。他边走边对着国学外各大酒楼饭店、文玩铺
指
江,哪家厨
好、哪家用料真,哪里卖的古
真,哪里净是面儿上光的假货,都如数家珍。
没有名字,他又不认得香料长什么样,这简直就是要馅儿的节奏,他昨天一晚上都没敢跟崔凉提“香皂”两个字。
可是事后人家送了香料来,纸包上都是光溜溜什么都没有的,他才想起来,现在不是那个买什么都给你使用说明书的现代。
张斋长摇了摇扇,赶走鼻端
烈的香气,笑着说:“若是要我辨什么香气,那你可得离我远
儿,不然满鼻
都是栀
香,别的哪儿可还闻的
来呢。”
张斋长一片意,愿意陪他去买香料,崔燮又岂能拒绝?晚上散学后,他就跟助教打了招呼,不再留
补课,而是请张斋长陪相着
门逛街。
对香料、药材就更清楚了。
几个研究的POSE,回着书上的方
比
来,也免得人家怀疑他怎么一拍脑袋就能想
这方
来。
作者有话要说: 纯这
是不太科学,刚蒸
的花
应当是青草味的,有
涩,我改改吧。还有就是94章讲的文章已经简单加了注释,想看的同学可以再看一遍。其实注释也不是很准,就简单解释了一
原题,发了两篇文章前几段原文和
解释而已
崔燮说了几样要买的东西,他就说:“这都是白的药材,不用去香铺,后
那家永年堂就有。他们家药还好,我从前受寒发
就是请他家坐堂大夫来看的,开的都是真材实料的东西,几副药
去就好了。”
两人到了药铺里,崔燮便找人要了白芷、白丁香、白附……每样不过要一钱两钱的,能看清切片形状就行,叫人当面称量,纸包上写了名字。买够了
香
皂的,想起将来
玉容膏、沤
、祛斑药可能还要用着别的药料,索
趁着张斋长在就都称齐了。
这两天还能借花
搪
过去,等
好了之后可就没法儿拖了。
要知真正懂香的是小崔燮,又不是他。崔凉一个脂粉店伙计也不懂的香料,要真是送一堆没名字的药材
来,他可没那个本事挑
正确的香料
成
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