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这就和曾经被拍卖的小金矿一样,若是朝廷自己来,得到的利
就会被中间吞掉,不赚钱反赔钱也不稀奇。而放在商办,靠着更加优秀的
理,和剥削层次的减少,即使需要缴纳税金,还是有的赚的。
第二个就是以皇帝为首的一批,一直想复兴纸钞的朝堂势力,在这种形之
也不得不对宝钞死心――换而言之,这种
况
祯娘要推
商办的纸钞,至少不会受到完全的抵制。毕竟宝钞已经死了,那么有没有竞争对手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么说的话,每一两银祯娘就能赚到一钱,这未免太好赚呢吧!当然没那么容易,火耗、人工、汇兑等都是成本,自然是赚不到一钱银
的。实际上在有限赚到的钱里面,还有一
分是交给朝廷的数额巨大的铸币税!
宝钞没得救了至少对于祯娘要的事
是有好
的,第一少了一个厉害对手。不
现在宝钞厉不厉害,只要它还是朝廷官办的纸钞,它就有可能有朝一日起来。而且一旦起来,可就不是那些普通对手一样可以对付的了。
银币和金币对于东南沿海的商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许多番商人的本国钱就是这种。伴随着大量大明商品的
,这些番
银币自然是大量涌
了东南沿海。东南沿海的商人
照其中的
银量折算成银两收账,然后送到倾银铺
熔铸成银块。
这宝钞,非得有大气魄大决断的人不可。首先就应该将之前的宝钞废除,然后另起炉灶,这才有一线生机。
朝廷认可九成银量的银币可以当作足银来使用,各种朝廷使费中都使用这种银币,市场自然就会接受――或者说八成银
量也没有什么差别,从理解‘钱’是什么的角度来说,这是没有问题的。
甚至倚靠发行银币带来的名气,兴业钱庄拥有极的知名度,并且借此大开分店。可别小看这个,虽然没有直接的利
,但从长远来看,价值简直不可估量――
钱庄的信用比本钱还重要,而信用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候就在老百姓心里模模糊糊。
祯娘仔细考量过这些银币,断定是比银块、元宝这些方便的,因此稍作改就完成了兴业钱庄自己的银币――然而只是
银币的话其实是赚不到钱的,除非银币是由银
和别的金属参杂而成,这就需要和朝廷合作了。
“这是当然的,如果没有这一笔钱,朝廷也能自己铸币赚钱了,何必把这赚钱的事交给我们?”当时祯娘面对兴业钱庄合作伙伴的疑惑,就是这样解释的,而实际上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在拥有这种信用之后,
而兴业钱庄作为朝廷准许的铸造银币的钱庄,百姓在使用印有‘兴业钱庄’的银币的时候,自然就会被认为是极有信用的钱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深
固。
调查清楚了宝钞,包括宝钞之的各方势力,祯娘才在自己实力越来越
的基础上正式开始
一些动作。这时候所
的第一步并不是纸钞,而是银币。
然而这并不是容易的事,如果容易,一心想要重振宝钞的皇帝早就那样
了。中间困难的是
朝堂之中,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利益纠葛。因为这些利益纠葛,原本简单的事
都会变得复杂。或许利国利民的事
,最终因为不符合自
的利益而不能成行。在这里,这种事
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