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到了现在,唐妈去过县里两趟,确定唐红玫在婆家哪哪儿都好后,就将这个闺女彻底的抛到了脑后,转而去关心她的二闺女。
唐家老大老二嫁的时间很接近,毕竟她俩年岁也近,老大是
耕之后嫁的,老二是同一年秋收后嫁的。然而,老大的儿
都两三岁了,老二才终于盼到开了怀。
俗话说,十手指尚有长短。对于一个当妈的来说,哪怕都是亲生的儿女,那也能分
个三六九等的。五个
女里
,俩儿
自是不用说了,将来
门立
就靠他们了。而前
三个闺女里,唐妈这心也是偏着的。
假如说,大和二
至少享受过一段时间的母
,那么唐红玫一直都没有,她只是借了两个弟弟的光,没吃过太多苦,可也确实没得到过什么。
开了怀还不算,关键在于能不能一举得男。唐妈心知二闺女那婆婆太糟心,也不是故意针对谁,就是想抖落婆婆的威风,哪怕现在儿媳怀上了孩,这老习惯依旧没改。别说平日里的家务活儿了,就连
耕都没叫人歇着,等一晃
到了秋收,依旧唤上她
地
活赚工分去,还觉得这时间卡得好,忙活完秋收更好生产,一
儿也不耽搁活计。
来的,一瞧就完全懵了,搞不懂自家闺女和亲家母到底是搞什么;第二回是她一个人来的,看过之后倒是彻底松快了,心,
她们搞什么,反正只要闺女好她就安心了。
生活里多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唐婶儿原先就听也
说,可架不住她生了个锯嘴葫芦般的儿
,听倒是愿意听,就是吧,总给她一种对
弹琴的
觉。久而久之,她就懒得跟儿
说了。
幸而,儿媳格外衬她的心意,不说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摩,就连说闲话时,也是一副听得极为认真的模样,时不时的还能搭两句,又不打扰她瞎
,可把她给乐呵的。
没想到的是,唐家二闺女提前发动了,把孩生在了地
上。
大闺女终究是她一个孩
,哪怕略有失望,那也是放在心坎上疼的;怀上二闺女时,大闺女还不到一周岁,因为隔得太近,二闺女的
质就弱了
儿,费了好多心力才总算调养了过来;等到了生三闺女时,一方面她的母
已经差不多耗尽了,另一方面则是扑面而来的绝望,以至于在蛮长一段时间里,她懒得对老三费什么心。
夏日的傍晚,凉风习习,唐婶儿拎着两把竹椅,又拿了把大蒲扇,先安顿好唐红玫,这才眉开笑的摇着扇
:“红玫呀,我娘家妹
说,过几天百货商店里有卖大红料
,
……
县里,唐红玫听婆婆说着东家长西家短。像楼上的周大妈家的小闺女,也是去年嫁去的,刚查
有喜;隔
李家的二桃姑娘,虽说明年是寡年无
,却并不妨碍她相亲,
多婚事先拖着,可就算这样,她也一直忙忙碌碌的没有结果,气得李旦妈好不容易得来的好心
,又泡了汤;还有隔
那栋楼的老刘家……
这天吃过晚饭,外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唐婶儿匆匆洗过碗就领着儿媳去外
乘凉。
亏得之后的老四老五都是儿,为此,唐妈对老三总算是
看了一
。可同样的,就因为后
两个都是儿
,唐红玫是没
地
活,可她需要照顾两个弟弟。
其实,相较于三闺女唐红玫,唐妈其实更担心她的二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