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卡,笔墨纸砚可以自带也可以在图书馆商店购买。图书馆中借阅旧了的,不能再被借阅的书籍,则会低价chu1理卖chu。
学gong则广邀天xia贤人办学讲学。在这里他们可以宣扬各个学派的言论,普通老百姓都能来听课。官府每隔一段时间,还会组织官方的人员讲解比如种植、养zhi、纺织等方面的技术,听课者需要一个铜板的ru场费。
讲课者可以得一半ru场费,剩xia的则由学gongguan理chu1收取,zuo为组织和维护的费用。
图书馆和学gong还有许多细致的规定,这些都是宿谊教给刘荨和司俊的。宿谊在自己所chu1时空兴建学gong和图书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相关制度已经比较成熟,刘荨和司俊可以现学现用。
因在战国时候,就有学gongchu现,所以虽然在当世罕见,只要有古可循,就算是最古板的人也不觉得有问题。
但他们不知dao,兴建图书馆和学gong只是第一步。世族豪门都有自己的藏书和人才储备,本shen声望也足够大,不需要在图书馆借阅书籍,也不需要去学gong向平民百姓讲课来推销自己的学说。图书馆和学gong就是为庶族贤人学zi们准备的场所。
当庶族的学zi和贤人们被学gong和图书馆xi引到成都之后,刘荨和司俊就要开始第二步计划了。
第二步计划,便是科举取士。
科举取士,打破士族门阀对人才供给的垄断,这才是刘荨和司俊真正的目的。
若是天xia安定之时,刘荨只需要发一dao圣旨,天xia学zi自会蜂拥而至。但现在天xiachu1于战乱中,学zi们长途跋涉,需要面对许多危险。而且消息也不畅通。
刘荨只能先放chu学gong和图书馆的消息,xi引大量人才jinru成都之后,再开科考试,才有足够的人应考。
而且那时候,刘荨可以zuochu这种选ba人才的事,士族门阀也会心生麻痹,不会联想太多。
天xia战乱不休,地区和地区之间被不同军阀隔断,本来由各地乡绅望族推举人才变得不可行。皇帝陛xia要选ba人才,自然没有比考试更简单易行的手段了。
他们不会想到,这考试取士的手段不仅仅是用于战时,也会延续到战后。
当刘荨在朝廷中saijin了足够多的庶族人才之后,这些人天然就和世族形成对峙趋势。到时候世族chushen的官员再想反对科举取士,让庶族人才tiao过世族的筛选直接jinru朝廷,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全益州上xia都对学gong和图书馆交kou夸赞。连刘荨派往荆州去帮助李昂的班底,都有些忍不住想要回成都,瞻仰这读书人圣地的冲动。
别说其他人,李昂自己都心yangyang的。结果刘荨非常可恶的一dao密旨给他,说他若真想看,以后就让他当益州牧,不带他回京城了。
李昂气得拍桌zi,这是威胁吧?这就是威胁吧?!这就是威胁!
李昂的xia属们哭笑不得。不过皇帝陛xia和李州牧的ganqing也真是不错,这种事都能拿来开玩笑。
..................
图书馆和学gong剪彩运营之后不久,就到腊月了。
ma上刘荨就要度过离开京城之后第一个新年。
他掰着手指tou数着,自己离开京城之后gan1了多少事,越数越惊讶。
刘荨对司俊dao:“我觉得我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所zuo的事,比我之前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