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之后,伙计和衙差在护城河边发现了被丢弃的琉璃匣,其中的飞天锦已经无影无踪。
他带着沈正义和沈晴在城门边上数钱。
“掌柜的,报官吧。”伙计说,“我记得那人叫沈光明。”
那掌柜气得几乎要晕过去。他毕竟商场打多年,很快反应过来是碰上骗徒了。今日正好是新布
卖的时间,又逢当家来查账,店里人手一时不够,十分忙乱。那骗
显然已将布铺的事
打探清楚,趁此机会
手。
那自称姓沈的少年显然懂得腹语之类的技,将他声音学得十足十相似,就连店里的伙计也没有听
不同。而“甚好甚好”是他的
禅,这四字一
,即便声音有些许不同,伙计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二可以偷啊。”沈正义说,“我也可以的,我手脚比二
还快。”
又因为王氏布铺是唐夫人娘家的产业,既然这少年称唐老爷为他的“舅父”,伙计就算有疑,也不便唐突询问了。
问我来了!何时问的!”
伙计们回忆片刻,想起数日前有个丫鬟模样的女在铺
里问过匣
。她手里拿着张写满布料名称的纸,似是帮自己小
来买布的,又因为长得
俏可
,伙计们便十分
。少女见架上珍贵锦缎不少,于是好奇地问了许多问题,问到琉璃匣
时伙计告诉她这个不卖,他们也不清楚里面是什么,只知掌柜的十分珍视。丫鬟便十分遗憾,连连叹气说可惜。
“别把银丢了。”沈光明把银两给沈正义,“丢了就没了。”
掌柜与当家对看几,顿时明白不是碰上了一个骗徒,是碰上了三个骗徒。
“也不至于太糟。”掌柜对当家说,“那飞天锦一般人看不金贵之
,倒是那琉璃匣
模样好看,指不定还真能要了那个牍,还了那个珠……”
伙计面面相觑,不敢声。
“近几天来,有什么人碰过或问过这琉璃匣么?”掌柜问,“他怎么知
这匣
的东西值钱?架上还有那么多金丝绣,还有天仙锦,为何偏偏看中了这个?”
丢了亲家的寿礼,王氏布铺惊惶之中又顾念着面问题,没有报官。沈光明躲了几天,发现什么事都没有,遂找地方卖了飞天锦,撺掇自己的同伙离开。
沈光明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他十分喜那幅飞天锦,因其太难得,所以在未送
去之时放在店里展示;又怕伙计觊觎,只说那琉璃匣里是贡品,十分沉重,好好照看就是。
少年一富贵相,年约十五六岁,眉
俊秀气质清贵,他
一
扫过去,也看不分明,只将他当
一般的富贵
弟看待。掌柜越想越惊:那少年应该是知
他总是在门前等待当家,因而故意在梨花树
现,又特地冲他打招呼。因少年没有开声,他只能笼统地说请坐,又因衣着和佩玉给他留了印象,才会让伙计上好茶。
掌柜怒:“那自然是假名!他为何一
门就说
自己名字?是为了让你相信他。既然怀着恶意前来,又怎会告诉你我真名!”
“沈少爷……那姓沈的把匣拿起来时,我们可都听到了,他走到屏风之后朝着里间讲话,说掌柜的我先把舅父的礼给他拿过去,跟你说一声。”伙计振振有词,“您便应了,说甚好甚好,有劳沈少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