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土豆小说 > 贵妃起居注 > 分卷阅读619

分卷阅读619

像书吏,垂着便在稿纸上一二三四地记了起来。这老人临终前是不可能有能力把话语组成诏书中的文言的,只能是由她来说,翰林学士草诏。

一般说来,遗诏里集中说的也就是几件事,一是自己丧事如何办,二是继承人如何指定,三就是对自己这些年执政的一些慨和谦虚,对后人的叮咛。其实第一和第三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徐循心里清楚,和她一样,所有人最关注的都是第二

“……皇帝聪明仁厚,”断断续续地说着自己来经过的大小事,最终,太皇太后提到了皇帝,只这两个字,便提振起了全人的神,“以后要好好当政……用心国事、亲近贤臣……”

太皇太后没提太后,直接就说起了皇帝,看来,应该是已经定直接还政天的意思了……

是把摄政权继续交给太后,令其待皇帝年长再行归政,还是直接过太后交到皇帝手上,就只能看老人家自己的选择了,在此事上,臣们也没有什么声音,后中就更不会就此的问题多说什么了。若是今上是英明之主,也许局面会有所不同,不过如今事实显非如此,该怎么决断,就看当家人的一句话。

――这便是在立遗诏了。不论是太宗、仁宗还是宣宗,都没有太皇太后的福分,作为帝国实际上的掌权者,她有立遗诏的份,也有立遗诏的时间。前这三个皇帝,去得都很突然。虽说太宗似乎是亲自留了遗诏,但当时在他见证的重臣都是铁杆的太.党,谁知这份遗诏是否亲所拟?只怕连仁宗皇帝都说不清。

皇帝已经成亲五月,和皇后很不错,虽然年幼时过一些糊涂事,读书天分也不算多好,但这两年间,也是成熟了不少,十五岁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亲政似乎是早了,但已经成亲,行了冠礼,也不算是没有依据。但反过来说,十五岁的小孩儿,接实权以后行差踏错的也不是没有,和一班老谋深算的大臣比起来,他还着呢,同太后相比,除了一个名正言顺的份以外,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翰林们奋笔疾书,可能刚才太皇太后长篇大论的回忆,落在遗诏上只有一句话,而如今这简短的一句话,在遗诏上又会被敷衍许多辞来。徐循禁不住看了太后一――她看不到文臣们的表,想来,应当也是各自有异。

可随着太皇太后糊不清的言语,她忽然一顿,又惊又怕地

至于仁宗、宣宗,仁宗去的时候徐循正在外地,对也不清楚,至于宣宗,就那样暴毙了,哪有留遗诏的可能,只是由阁代拟罢了。能如今日太皇太后这般亲遗诏的,国朝也就只有太祖皇帝一人而已。不过太祖皇帝的遗诏一向为众人讳莫如深,就徐循接到的分,简单得明显是经过删改,可以说太皇太后遗诏算是第一份由本人亲自发挥,并且不会被大删大改的遗诏了。

经过一番吩咐,太皇太后稍微一歇气,又不停息地往说,“至于太后、太妃――”

她一边说,乔姑姑一边轻声翻译,本来是很顺畅的节奏,“诸后妃家事,由尔等统……”

不过,也未必就定了来,也许到后来,语意一转,也会有所变化。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蜜汁樱桃 (产nai 校园 NPH) 和糙汉邻居直播做ai后爆火了(1v1 SC) 校花任芷娴的日记 巨ru妹妹勾引自己的哥哥 借种(出轨 高H) 大小姐被迫为奴妻接受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