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多少钱收一斤啊?”修婶琢磨着。
越嫂去了几趟那些大酱
得好的人家,收回来两百斤大酱,虽然比外面卖的便宜,但是架不住一
要这么多。要知
他们很多都是自己吃的,吃不完也都是拿去送人。
“菜市场卖五块钱一斤,咱四块钱一斤收就行了。”修天宇闷填写买家的地址,百十张单
写的他手疼。
“你们家这生意是要大了啊?”有个婶
跟着挑蘑菇,低声问着越晓慧
:“忙得过来不?要不要招工?”
村里人这都知
修家的蘑菇酱和咸菜卖的好了,都卖到外地去了。
“估计是有过命的矫,我听说修老二以前当兵,那可都是摸过枪的,
河洗澡的时候我还看他
上有枪
儿呢。”村民们八卦兮兮的。
“那是救了官了吧?人家觉得救命恩人在村里受穷不落忍,就派
韩征不但给寄来一大堆塑料瓶,还寄来了个塑封机,用锡箔纸封
在拧上瓶盖
,简单又
净。然后人工黏上不
胶的标签封
,看上去特别正规。
韩真摇:“估摸着在
一百斤就没了。”
“得再去买几个塑料桶。”修叔说:“先买几个五十斤装的看看,不行再说。”
“大妹,你看看俺家这个蘑菇行不行啊。”几个邻居婶
端着自己家晒的蘑菇
了门。这里家家
上山拾蘑菇挖野菜,那些没有人包的山
多着了,光自己吃也吃不完,外面来收的也不勤,没人家里都能攒一大堆。
他们村里早就都议论开了,一开始只以为韩真是城里来玩的小孩,如今看来不是,人家这是来村里生意了。他们都叹着说修老二命好,
去当兵认识这么多城里人有钱人,人家过来个小公
大学生,没几个月就把生意都
起来了。
韩真拿小本
给修婶看,“一缸大酱两百来斤,一斤可以
三斤蘑菇酱,这段时间咱家卖
去了四百来斤蘑菇酱了,再刨去咱家自己吃的,也没多少了,要是收就得赶紧收。”
就算这样挑,也收了一百多斤蘑菇,两百多斤鲜蘑菇,大几千块钱刷拉拉就
去了。
“也是个办法,我还愁呢。不过这大酱必须得好好挑,有人家来可香了,有人家
的,唉呀妈呀,那没法吃。”修婶一脸嫌弃。
够用不?”修婶用力折着纸壳板问。
越晓慧把蘑菇分成三等,净完整晒的
透的是第一等,价格比较
,鲜蘑菇二等,伞盖破损但是也是
净
透的三等,其他的就都不要了。
他们也不能说不馋,但是不知
为什么,同样的菜和蘑菇自己家
了,真的就没有修家
的好吃,就连村里的人也时不时的上门买上一两袋酱菜咸菜和蘑菇酱回去
饭吃。
收大酱和野菜蘑菇的风声一散去,立
就有人上门了。
“那我明天去收?不过用什么东西装啊?”越晓慧一边儿给塑封好的塑料瓶贴标签一边问。
现在不是大酱的时候,修婶琢磨着村
里谁的大酱
得好,准备去收一些,
持到她
一波大酱
来就成。
“如果今年卖得好,这个大酱就得多几缸,我觉得光靠咱自己家
还是少,不如看村里谁
得好,就定一些。”韩真说
。
这段时间他们那个小饭馆也每天都能卖二三十袋蘑菇酱呢,一缸大酱看着就快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