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你能看到这些,即表示这趟历练没有白来,你自到了粮草营之后,一共只回过两次,过年回去,也只在
里呆了两天。”
“是啊,这一仗,我们终于打赢了。”长孙无忌目中也隐有泪光闪烁,这一仗从去年九月打到现在,已差不多半年了。
又跟着长孙无忌历练了几个月,基本该懂的事还是懂的。
“回禀父皇,儿臣自来到粮草营后,方知为君者不易,也更能会父皇
理一个国家的艰难。”
为此,这份捷报还没到京城,就被李世民截了过去,他拿着这张捷报奏书,一双虎目被泪给弥漫都没发觉,
睛在那几行不多的字上,来回的看。
“朕原本还担心你受不住这份苦,如今看来,却是朕小瞧了你,明,你很好。”李世民静静的看了李承乾几
,很是满意的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两
。
过了年他就满十二周岁,虚岁十三了,虽未正式参与政事,可他八岁就被立为太,
边的太傅老师,都是渊博大儒。
因为李世民就在玉华山,来京的加急边报都要往这里过。
“明,你跟着长孙大人也有些时日了,可有什么收获?”李世民大概也觉得这个话
有些沉重,并未多聊,问长孙无忌几句粮草上的问题,话锋一转,目光转到儿
上。
“儿臣看到长孙大人每日从白天忙得半夜,有时候,手里拿着文书信件就那么靠着桌睡着了,方知一个人,想
事实在是不容易。”李承乾接
。
“父皇谬赞了,儿臣到了舅舅这里,方知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太多,儿臣会努力去一个太
该
的事,不会让父皇失望的。”李承乾连忙接
。
“陛。”与他在一起的长孙无忌
见他目中的泪都要滴到纸上了,不得不提醒一句。
这北伐之战就像一块巨大的石,深深的压在他的父皇和一众朝臣们心上,只要捷报一日不传来,他们就一日不会安宁。
“哦,辅机,你看看,药师,他可果然没有让朕失望,北伐胜利了,我大唐从此以后,再也不必时刻面临北方的掠夺和兵戈的威胁了。”李世民缓过神来,站在他后的李承乾十分机灵的递了张脸巾过去,李世民接过来,胡乱
了
,将手中的捷报递给长孙无忌。
李世民来到玉华山的李四日,前线传来捷报,北伐大总李靖在阴山大破突厥大军,打
了对方的老巢,如此大捷,前线自然不会有片刻耽搁,信报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往京城。
这半年来,不只李世民一个人在呕心沥血,日夜不安,这满朝的文武大臣,同样都在忐忑不安。
他也被这巨大的喜讯给冲撞得脑发昏,不过相对李世民而言,到底还好上一
。
“王奇,备,即可起程回京,辅机,这仗虽然胜了,后续收尾估计还需一段不短的时间,你手中的事一时还不能松懈,千万莫在忘形之
,让人给钻了什么空
。”李世民心里的激动过去之后,
尤其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这些主理大事的重臣,都快熬垮了,现终于看到捷报传来,
心的这份激动,实非旁人所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