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的话,哪的话。”
简婆zi连连摆手,脸上的得意骄傲却丝毫不曾掩饰。
“简婶娘,你家来媒婆啦。”
不远chu1,有人gao声呼喊着简婆zi,她一听家里来了媒婆,也顾不上和人家显摆了,慢慢悠悠拄着拐杖往家里走去。
此时简来niu他们都还在地里gan1活呢,正是农忙的时候,也就简婆zi这个老太太得了空闲,这会儿家里来了媒婆,也就简婆zi和两个尚且年幼的双胞胎孙女招呼她们。
倒不是简西没想过照顾家人,这些年他陆陆续续通过写书赚了一dian银zi,家里的田地由原本的三亩薄田扩展到了六十多亩,an理靠着这些良田,简家人也能过上丰衣足shi的生活。
可偏偏简家这些人cao2劳惯了,并不习惯太过安逸的生活,加上担心骤然暴富会引来一些宵小之徒,因此只是将大半良田偷偷租赁chu去,自己耕种其中的十几亩地。
在外人看来,简家虽然因为这个chu息的儿孙富裕了很多,可与大家也是相差无几的。
只是简家人自己知dao自己的生活宽裕了多少,一家人白天在地里卖力的gan1活,晚上回家蒸gan1饭,吃猪肉,嘴巴油汪汪的,肚zi填的饱饱的,第二天gan1活时都更有力了。
“老夫人,我给你报喜来了!”
花媒婆一看简婆zi回家,不等她jin院zi就gao呼着贺喜,十分亲昵地搀扶着她往屋里走。
“何喜之有啊?”
简婆zi在心里思忖着,这个媒婆到底是给家里的谁说亲来了。
她没往正在科考的大孙zishen上想,只琢磨着家里的三丫和四丫,她们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三岁,正是应该说亲的年纪了。
大丫是在前年chu嫁的,当初因为家里没有儿zi,实在是拖累她太久,等到孙zi考中秀才时,才有媒婆上门说亲,那个时候,大丫已经十八岁了,再拖xia去,就是没人要的老姑娘喽。
给大姑娘定的是镇上绸缎铺的少东家,虽然是商hu,可到了那少东家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an照燕朝现行的国法,ju有科考资格,只是那少东家并不是念书的料zi,考中童生后,就再也没有益jin。
人家看中了大丫这个chu息的亲兄弟,对方虽然在读书上没有天赋,可在zuo生意这件事上还是颇有几分本事的,家产十分丰厚,大丫的qing况也经不起挑挑拣拣,在考量了一番对方的人品后,就定xia了亲事,当年年底就将大丫嫁了chu去。
男方的彩礼家里一分没留,简西还给这个大jie一份丰厚的压箱底钱,因此简大丫在夫家一直很有脸面。
在zi嗣运上,大丫比家里三位长辈更有福气,jin门没多久就怀上了,第二年给夫家生了一个大胖小zi,现在肚zi里又揣了一个,因为前tou已经有了儿zi,这一胎也不再有压力,不拘男女夫家都是gao兴的。
看到简家的大姑娘这般争气,一dian都不肖似她的生母和几个婶娘,原本还踌躇的一些人家自然放xia了那dian小小的芥di,纷纷上门求娶简家其他姑娘。
因此简婆zi习惯了三五不时就上门的媒婆,心里思忖着,今天是来给三丫说亲,还是给四丫说亲。
只可惜孙zi让她再等等,两个丫tou的年纪都不算大,等到这次孙zi中举,孙女们的婚事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简婆zi心里mei滋滋的,但也有些替大孙女可惜,如果她的年纪再小些,当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