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你想想,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都是敞开了国门,向天xia人展示中华的富qiang的时代,唐朝的时候,富人家里有波斯国来的香料和玛瑙,街市上有劝酒的胡姬,那是何等的繁华?到了我们明朝,永乐帝派宝船三xia西洋,把大明的赫赫国威传遍了四海。可是却没有给我们中华带来相应的回报。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说这是浪费民脂民膏的zuo法。”
他略一停顿,接着dao:“如今的世界可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如今我们大明有世界上人人羡慕的东西,就像你先前说到的你们家乡的松江布,在我们广州那里,就曾经被佛郎机人争相抢购。还有瓷qi、香料、丝绸、各种jing1巧的qiju……可是,我们却缺少一样东西,就是银zi。”
徐阶皱眉问dao:“维岳你总是提到银zi,银zi虽好,却不能吃又不能喝,我们要那么多银zi有什么用呢?”
第93章
林蓁说dao:“银zi的用chu1可不能小窥,你忘了我们曾经探讨过的收银zi代替收粮shi的赋税之法了吗?有了银zi,老百姓就不用再以wu换wu,他们可以把自己所产换成银zi,然后用这银zi去换更多样的东西,而有了来自nei外的需求,各种各样的手艺都能养活自己,百姓就不用再束缚于男耕女织的生活之中了。”
“耕地的人或许会变少,但是靠那些百姓们的聪明才智,他们会发明chu各种效率更gao的qiju来帮助他们完成农活,来自海外的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大,布匹,瓷qi,甚至是茶叶需要的量也会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这些东西的生产制作之中也有许多步骤,可以用qiju来代替人力完成,zi升兄,到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就会大不一样了。”
徐阶听到了许多他还不是特别理解的词语,但是以他的聪明才智,他隐约领会了林蓁的意思。林蓁接着说dao:“咱们一直在读的中,不是也有这样的话吗:‘工yu善其事,必先利其qi’你相信我,只要有足够的需要,人们改善手中工ju的愿望就会越来越qiang,早晚有一天,这一切都会发生的。”
徐阶所若有所思的举起酒杯,dao:“若是那样,我们读书人一直以来信奉的士农工商的优劣之分,就会越来越小了。”
林蓁dao:“guan仲最开始说的这句话‘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他也并没有把这四者排chu一个先后啊,只是说这四者都是国之zhu石罢了。”
两人越谈越多,最后说dao那天研究的赋税之法,徐阶gan1脆放xia酒杯,jin屋拿chu纸笔,对林蓁dao:“我看咱们今天不如就把夏言大人问咱们的那几个问题好好想想,若是桂大人能把这些意见收录jin他的中,也算是咱们两个的一dian功劳吧。”
林蓁连声称好,两人坐在桌边回想着自己这些日zi看过的所有古籍资料,夏言的那三个问题确实也给他们打开了思路,徐阶执笔,林蓁整理着他们的想法,两个人的心里对赋税一事的理解,这时候才终于越来越清晰了……
天se渐晚,林蓁jing1神奕奕的和徐阶告别,向自己家中走去,临行之前,他们相约明日先去国zi监找书,然后再去翰林院报dao。徐阶提醒林蓁dao:“维岳,你还得想想,这书如果找到了,接xia来该怎么办?看样zi桂萼估计会先把书放在他那里,我想,在他那里,暂时倒是很安全的,只是,你要说服他把这书献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