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原文:赞成开国之基,〈实〉赖〈宜家之庆〉。(自《宋朝大诏令集》宋太祖立王皇后制)
【补】原文:夫〈家人正〉,《易》所以显于象中;《关睢》
贤,《诗》所以为之风首。(
自《宋朝大诏令集》宋英宗立
皇后册)
②予:人称代词,我。
②《关雎》:《诗经》篇目之一,也是《诗经》的第一篇。《诗序》:“《风》之始也,所以风天
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
国焉。”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
之始,天
一切
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
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
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
化天
,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
国”(即统治阶层)。
①永终知敝:永终,指男女婚从一而终,永结同心。知敝,即知
不能永终的弊病。意为知有敝坏之理,而能持之以恒。语
《周易·归妹·象》:“归妹。君
以永终知敝。”
【补】“法轩星而践位,皇极以为尊”
自《宋朝大诏令集》宋太宗立李皇后制。
这样一来,不仅表现了序哥对青才能与功绩的肯定——堪比古圣人救生民于
火,大禹得黄帝金简,暗合青
奉先王命献玉玺,而舜禅让于禹,也为之后二圣临朝及遗诏传位的安排确立政治导向。
①翼:帮助,辅佐。
①长秋:指长秋。《三辅黄图·汉
》:“(长乐
)有长信、长秋、永寿、永宁四殿。
帝居此
,后太后常居之。”后亦用为皇后的代称。
②函夏:指全国。《汉书·扬雄传上》:“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函夏,函诸夏也。”后以“函夏”指全国。
【注】
①造舟之礼:周文王成婚曾并船为桥,纳聘于渭。《诗经·大雅·大明》:“大
有
,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后以指代帝王迎婚。
(8)今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法轩星而践位,皇极以为尊。
大分立后诏册的用词,都是“伣天”“任娰”“关雎”“娥皇女英”这一类
调后妃之德,以规训女
的典故。因此我将女
化的“宜家之庆”,改为中
的“宛委之功”。
【注】
【译】她帮助我奠定开国的基业,立如大禹一般的功绩。
秋》:“(禹)庚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
之理。”
(7)而造舟之礼,未加于徽命;厌翟之贵,未正于中。
③厌翟:后、妃、公主所乘的车。因以翟羽为蔽,故称。
【注】
(10)升冠长秋,母仪函夏。
【译】正如《周易》所言“永终知敝”的理。亦如《关雎》列为《诗经》之首,正是由于夫妇为人
之始,天
一切
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
①轩星:即轩辕星。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龙,故称。其第十四星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为女主象。后多借指皇后。
【译】然而我没有以皇后之礼迎娶她,尽她已是皇妃,还值得更尊贵的
份。
(9)夫永终知敝,《易》所以显于象中;《关睢》贤,《诗》所以为之风首。
即“永终知敝”与“宛委之功”都隐晦表达了改朝换代的倾向,政治嗅觉灵的官员应当有所察觉。
②徽命:指诏命。
【分析】原文“家人正”典
《周易·家人》:“女正位乎
,男正位乎外。”后因以妻
守正
,尽妇职于家中谓之“正
”。
【译】此后主中
,母仪天
。
【补】“善翼予治”自《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明宪宗立王皇后册。“传芳国史”
自《宋朝大诏令集》宋太祖立王皇后制。
【补】“升冠长秋”自《宋朝大诏令集》宋哲宗立刘皇后制。
【译】希望她好好辅佐我治理政事,一同万古芳。
【补】自《宋朝大诏令集》宋太宗立李皇后制。
【注】
(11)善翼予治,传芳国史。
【分析】原文“宜家之庆”典《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
于归,宜其室家。”《
诗序》认为《桃夭》与后妃之德相关,“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
【注】
这一典故与序哥的政治意图相悖,所以我请教哭哭生,她建议改“家人卦”为“归妹卦”,以“永终知敝”替换原文,释义如:这本来是说夫妻如何长久和谐,但是六五爻帝乙归妹,历史化解读一般是说周通过联姻的稳定手段,最终实现了灭商自立,也算是有易代之几。
②皇极:指皇帝。
【译】如今以金册、金宝立为皇后,就像轩辕星回归本位,与皇帝同为至尊。
④中:皇后居住之
。后又以借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