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能替儿zi遮风挡雨的时候,又怎么能不替他着想?
生在帝王家,走上这条路是无法避免的。他能zuo的,也只会推迟这一天的到来。
虽然人人都知dao冬生会是太zi,但皇zi和太zi到底是不一样的。他一日不是太zi,就一日不必承担这副沉重的担zi。
于是跟越罗商量过后,李定宸便在第二天的早朝上声泪俱xia,先是深qing回忆了当年先帝还在时自己的孺慕之心,又说先帝去世之后自己心中如何惶恐,然后转到冬生chu生之后自己如何huan喜,又如何担忧……
一番长篇大论,最后得chu结论:朕就这么一个儿zi,又还年幼,不忍他如此辛苦,又怕他人小受不起,所以立太zi的事可以略微推迟一些,比如朕登基时的八岁就是个很合适的年龄。
原本听他抚今追昔,以为皇帝又要折腾chu什么大事来的朝臣听到这里,不由大大的松了一kou气,立刻表示这都不算事。
于是李定宸“得寸jin尺”,又将给冬生选杂学老师的事给提了chu来。话里话外,还暗示,“当年朕就是因为没学过这些,才一直被你们蒙蔽,以致懈怠朝政,到如今才知dao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东西,朝中却gen本没几个人懂,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又是示弱又是威胁,朝臣们表示很心累。考虑到皇帝最近一直在施恩杂学chushen的官员,把皇zi拿chu来zuo人qing也不太意外,便也没怎么反对。
本来是皆大huan喜的好事,谁知其中一位官员不知dao脑zi里怎么想的,忽然chu列表示,陛xia既然觉得gong中只有皇长zi一个有些单薄,何不广选淑女充实后gong,绵延皇嗣?
说实话,这番话说chu来,就连其他大臣都想把此人叉chu去了。
虽说李定宸很能折腾朝堂,但到现在为止,他所zuo的事qing,却没有一件是大家不服气的。他并不是一意孤行、独断专-制的皇帝,能听得jin一件,也愿意改jin自己的想法,在妥协和博弈之中实施自己的政见。
这样一个皇帝,可以说就是很多官员心目中的有dao明君了。
而对大bu分朝臣而言,皇帝英明睿智,又已经有了继承人,这就够了。他们不会太过关注后gong,也觉得皇帝ai重皇后、不近女se是好事。那隔三差五就往gong里选mei人送贡品的,是昏君!
再说纵观历史,还真不是后gong人多,生的儿zi多就是好事。
所以这位官员tiaochu来,却没有得到任何声援,所有人都是yan观鼻鼻观心,假装什么也没听到。
而御座上的天zi,脸却已经彻底黑xia来了,“朕与皇后chun秋正盛,就不牢ai卿cao2心后gong诸事了!”然后气呼呼的退了朝,回去找皇后求安wei去了。
虽然当时没有发作,但第二日,这位官员就因为“chong妾灭妻”而被陛xiadian名批评,罚铜三斤。如今市面上还是用铜钱更多,罚铜便是罚钱。这一dian钱,对朝官来说不算什么。但被皇帝申饬,还是因为这种原因,却足够他成为满朝笑柄。
以后升迁、加封、恩赏之类的事,也就跟他没有关系了。
皇长zi冬生同学并不知dao自家父皇为自己费了多少心。因为一直被越罗灌输学习的概念,而且越罗带着他学习的时候总是一边学一边玩儿,所以听说过了年就要去上学,不但没有害怕,反而兴致bobo。
因为是即将ru学的孩zi了,所以除夕夜祭祖时,李定宸便将冬生也带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