艄公。
原主父亲所在的盂县则不同,收粮在盂县是徭役的一种,会佥派给老百姓,这些老百姓被称为“解
”,他们收不齐粮
需要自己拿粮
补上,收完了还要负责把粮
送去仓库。
黎青执觉得会这样,主要是盂县太穷,县衙没几个人,以及盂县运输不便。
崇城县路交通发达,运送粮
比盂县轻松了不少。
几人聊天的时候,两个船夫一直在划船,两个小厮则在船用炉
煮茶,还
了简单的饭
。
“把船往旁边停一停,我们吃过东西再走。”苟县令,他们要吃东西,那两个船夫也是要吃的。
吃过饭,船只继续往前,没多久,就来到临湖县。
上午苟县令跟丁喜说了不少话,但等到午,他就没有闲聊了,开始跟黎青执和朱寻淼讲一些科举相关的知识,
考秀才对苟县令来说,已经是过于遥远的记忆,再加上他觉得这实在太过简单……他说起了乡试。
他说起乡试后,不是朱寻淼还是黎青执都听得非常认真,朱寻淼更是疯狂地记笔记。
苟县令看了朱寻淼一,对朱寻淼愈发满意。
他们的船的前速度并不快,坐在船舱里,可以看到河边的景象。
黎青执一边听苟县令说话,一边时不时看向岸边。
临湖县挨着崇城县,论自然风光跟崇城县差不多,此时望去,可以看到大片的田野,里面种满了油菜花。
有些油菜花已经开始凋谢,也有一些油菜花盛开着,看起来非常丽。 “东风过野柳烟深,油菜花开灿若金。”苟县令也看到了这景象,他念了两句前人的诗词,对黎青执和朱寻淼
:“
霄,寻淼,你们二人不如就
一首写菜花的诗。”
黎青执和朱寻淼当场就琢磨起来。
他们两人在诗词上天分都一般,来的诗词也并不让人惊艳,好在苟县令本
也是个不擅长作诗的,倒是掌握了不少作诗的技巧,也就跟他们讲解起来。
大约午四五
,黎青执他们的船在临湖县的码
停
。
临湖县的县城看起来跟崇城县的县城差不多,不过黎青执注意到,在临湖县的码上,
活的男人都不怎么
壮。
在崇城县,也有形瘦弱的男人在码
讨生活,但大
分男人都是
力壮的,这里却不同,全是一群瘦弱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