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投到新的分机构准备中去,已经开起来的两个辅导班,只每天早晚去转一圈就行。
因为八月份的广告效果非常好,所以接来程蔓想把不止跨大一些,争取在其他人还没彻底反应过来前,迅速抢占市场。
所以半年她想筹备三个分机构,正好临江三镇,每镇一个。
虽然程蔓在江这边已经开了两个机构,但这两个场地都不是很大,能容纳的学生加起来也就一千。
而这边是启明星辅导的大本营,知且信任他们的人最多,相应的生源也更广,程蔓觉得这边还能继续扩大规模。
与之相对的,江对面的两个镇属于未开发的市场,虽然之前打的广告有用,但一次开太多辅导机构,可能会导致生源不够,挣不到钱。
程蔓虽然想把步迈大
,但
格仍是谨慎的,不想冲动地把摊
铺到无法收场的程度。
未来两年里,她计划在江这边迈大步,迅速抢占市场,同时在江对面稳扎稳打,一
开发新的市场。
所以江对面的两个镇,程蔓今年都只准备开一家分机构,规模在一千人左右,教室的话需要十三到十四间。
这样的场地并不难找,那十年里很多独栋的大房被收归国有,再分
给了国营厂职工居住。而那些职工住
去后,会因为家里人
增多对房屋各种改造。
想租一栋被分割十几个房间的房
不容易,却也不算很难,程蔓忙碌招聘工作时就顺带着完成了这项工作。
江这边的场地反而没那么好找,因为这边是大本营嘛,生源最多,所以新场地的规模不能太小,否则短期她可能还需要再开分机构,也不能太偏,否则规模大了学生招不满。
而程蔓理想中的场地,最好能分割二十间以上的教室,但能满足这个条件的房
非常非常少。
其实这么大的场地,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买地自己盖,但这样开销肯定不会少,程蔓手没那么多钱。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经营贷款,但这样一来,未来两年她的压力会非常大,所以考虑过后,程蔓还是决定稳妥一,想一想省钱的办法。
程蔓发愁时,偶然听到说辅导班里的学生又不是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她其实没必要拘泥于独栋的大房,租两栋并排的房
,或者在国营厂职工院租
一排,或者几个院
也行。
程亮的话打开了程蔓的思路,她开始朝这方向去找,最后直接租了制衣厂的办公室。
制衣厂早些年也是国营大厂,但改开后受到的冲击比纺织厂还大,因为人们生活富裕后,买衣服开始注重生产地和牌。
现在粤省的衣服最吃香,因为款式多质量好价格还便宜,沪市的也好卖,很多都是大品牌,跟这些地方的衣服比起来,本地生产的衣服又贵又土又不好看,大家也越来越不买。
如今纺织厂还能继续挣扎,制衣厂却是早已撑不去,开始租卖厂房和办公楼了。
制衣厂的办公楼是七十年代初建的,有五层,每层有十来间办公室,且每个办公室大小都刚刚好。
程蔓看过后,直接租了制衣厂办公楼最上面两层,稍微修整就开始安排人打桌椅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