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六,还有个估分两百三四,两百分左右的也有两个。
基础薄弱的那几名军嫂,成绩基本都在一百五以,大概率过不了线。
至于被吴舜玉劝到军区小学复习的独苗苗,在考的最后关
选择了放弃,自然也不用对答案。
家属院这边对答案时,程亮跟杨玲也重新估了分。
看完完整试卷后,程亮又想起来了几个题,对完总分涨了几分。而杨玲虽然是中生,但复习时间短,分数比程亮还低十几分。
不要脸地说,知杨玲分数后,程亮自信心都膨胀了不少。
不过程亮自信心膨胀不止是因为杨玲的分数,机械厂也有不少参加考的人,试卷和标准答案
来后,他们也各自估了分数。
程亮作为机械厂弟,又在国营饭店上班,人脉广的很,打听到了不少人估
来的分数。
跟大家一对比,程亮才发现两百四十多分真不算低,起码是中上游。
像他妹那样能考三百多的还是少。
对这年代的考生而言,考前的复习时间是短暂的,
考后的等待是漫长的。
不过时间再难熬,这一天终究会到来。
别误会,不是收通知书,通知书发前还有个初选,时间是十二月底一月初。
这一年参加考,结束后不但没有标准答案―――当然这个问题已经被广大考生自发解决,考试成绩也不会通知本人,还有录取线,也是保密的。[1]
不过招生委员会会据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
照比例确定初选名单,
到名单的会收到
检通知,合格的才有机会
到学校择优录取环节。[2]
换句话来说,没有收到检通知的等于没有过线,落榜了。
家属院里收到检通知的人不少,基本上三个人就有两个人过线,不过周日到机械厂一问,程蔓就知
比例没有她想象中那么
。
检在一月初,程蔓跟家属院的军嫂们一起去的,正好她是妇联
事,能兼顾工作带队。
检查并不严格,结果当场就能,除了有个军嫂近视度数比较深,基本都没什么问题,程亮的检查结果也一切正常。
至此,考
程才算是全
结束,坐等录取通知书就行。
坐等不是坐在家里等,工作还得继续,之前因为程蔓负责了学习小组的工作,其他比较麻烦的事都被交给了邢晓红办。
现在考结束,特殊待遇自然随之取消,吴主任上来就交代了一项重要工作―――协助政治
和后勤的人准备集
婚礼。
嗯,年底了,又到集结婚的时候。